近日,在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内,山科蓝芯的PVT光伏热组件现已整体安装完毕,并实现安全稳定运行。这标志着山科蓝芯首次完成了PVT+地源热泵的跨季、储能、供热“无人区”的实践探索。
据悉,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,是由山科蓝芯与西安交通大学联手打造而成的。它的亮相标志着PVT+地源热泵跨季、储能、供热项目的正式落地,实现了PVT+地源热泵系统实用化和规模化的实施应用。而早在2023年9月,山科蓝芯就已前瞻性布局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,如今终于取得实质性突破。
系统工程学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项目负责人管晓宏等四位院士在工作期间亲临现场,针对此次项目展开指导交流
PVT跨季、储能、供热三联动!发电量增加15%
作为世界首个实用化和规模化的零碳智慧能源中心,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不仅集成了多项新能源技术,更汇聚了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智慧结晶。其中,由山科蓝芯与西安交大合作的项目,采用了394块PVT光伏热组件。
这些组件充分利用榆林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,年产热量可高达2300GJ,这不仅能为地源热泵做热量回灌,还成功实现了余热的跨季节存储。此外,该系统还能够有效地将取暖后形成的“冷坑”恢复到初始状态,为2572㎡的办公楼采暖。在运行过程中,组件温度能长期保持25℃±5℃范围内,其发电量更是较普通光伏组件有显著提升,增幅达到15%。
智能数据呈现,手机APP轻松掌控
除了发电量的显著提升外,该系统还采用PLC控制,实现对地源热泵侧、PVT侧、板换侧温度以及系统流量、热量、发电量、管路压力的实时监控。根据监测数据,系统能够自动调整运行模式,自动生成系统曲线、能效KPI数据。可通过网络终端、手机APP终端实时查看系统运行状态、系统数据分析,系统故障也可实时推送。
大幅降本!为北方区域供热提供新路径
“PVT+地源热泵跨季、储能、供热”这一创新组合,颠覆性地进入了公众视野。凭借其真实可信的溯源数据、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,PVT光伏热组件,有效地实现了从源头开始降碳控碳,弥补了光伏产品转换效率及光能有效利用的不足,并大幅降低生产及运营成本,增强了PVT组件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,为北方的区域供热提供了新的低成本解决方案。
在上述PVT+地源热泵跨季、储能、供热合作项目中,山科蓝芯凭借强大的数据基础,支持PVT全产业链碳减排路径规划,着力推动低碳清洁能源产业化发展,为探索PVT+热泵行业标准制定及零碳技术模式的实现方式,提供了宝贵经验。